找回密碼
 註冊

掃一掃,訪問微社區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搜索
查看: 2180|回復: 28

也談爆料

[複製鏈接]
洞庭 發表於 2017-10-4 11:51:4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俺平時一向對時事政治新聞不是很感興趣 , 不常關注 .
所以對於時事 , 比如說藍綠又惡鬥到何種程度了 ? 馬英九又怎麼啦  ? 蔡英文又怎麼啦 ? 則不甚了了 .
但畢竟因為生活在台灣 , 一些片段還是會從電視上知道 , 只是不完整而已 .

不過對於大陸的時事現況 ,  則幾乎一無所知 .
對當年的薄熙來案 , 是模模糊糊的 .
另外還知道有一個叫周永康的大官也被抓了 , 但怎麼回事 , 也是不知道 .
然後又在網路上看到了令計劃 , 還以為是中共的甚麼計畫 , 後來才知道是人名 .

其實啦 , 俺對大陸的興趣 , 是在歷史 , 不在時事 .

俺經常在 youtube 上看考古和歷史的節目 .
比如說海昏侯大墓的黃金 , 明朝梁莊王墓裡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金碇等等 .

不過一打開 youtube , 就會有其他各式影片的廣告也同時擠滿了版面 .
最近幾個月來 , 一直看到郭文貴爆料的影片 , 天天都有 .
後來到了九月中 , 終於忍不住好奇 , 開始觀看起來 .
既然看了 , 就得了解到一個程度 , 於是追索了大約半個月 .

最後終於知道 , 原來是針對所謂的十九大而來 , 關係著掌權者政權過度的大事 .

十幾年前 , 俺去大陸 , 就有人告訴俺 , 大陸的多數資源包括權力 , 都掌握在所謂太子黨的手中 .
太子黨就是以前高幹的子女 , 這些人位居要津 , 當了大官 ,  成為權貴 .
造成社會和政治上的極度不公 , 記得以前華岳那些人就常常在罵這些當官的 .

後來 , 幾年前 , 俺去上海找梧桐 .
有位大陸廠商告訴俺 , 在經濟發展之下 , 大陸現在是國富民窮 .
國富民窮者 , 就是大多數資源都掌握在國家和政府的手上 .
而國家和政府又是誰 ? 不就是那些高官權貴嗎 ?

現在的爆料 , 就是針對這些權貴 .

爆料內容 , 確實震撼 . 不知道大陸人看了會怎樣 .
不過大陸不能看 youtube , 只能翻牆 .
而翻牆怎麼翻 ? 俺就不知道了 .
其實大陸不只不能看 youtube , 就連華岳都看不到 .
俺以前試過好幾次 , 在大陸境內 , 就是連不上華岳 .
而一到了香港澳門 , 就看得到啦 .

關於爆料 , 現在正如火如荼 , 各方人馬大戰 , 俺都看啦 .
不知道木匠兄和梧葆老兄有何看法 ?

糟木匠 發表於 2017-10-4 19:28:09 | 顯示全部樓層
是呢,社会乱象的确很严重。

这个,或许就是高速发展的代价吧。“国富民穷”,这四个字不准确的,真实的情况是,还有很多穷人。然而有份好的工作的人,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。10月黄金周才过去一半,大陆出游的人次已经超过了4.6亿人次,这个不是“民穷”两个字能解释的。

怎么说呢,从社会学的角度看,乱七八糟的事太多了,很多阴暗面让人扼腕叹息。但据我所知,希望有安定的生活,不愿意大乱,还是目前大陆社会的共识。既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乱,那就平心静气,慢慢改变吧。
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5 02:36:44 | 顯示全部樓層
教育是很重要的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tA23Pd1paU

葛拉瑪經

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合乎自己觀點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引證常識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。

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。

【悉達多太子向葛拉瑪族人所做的開示】



佛陀在世時,有一位比丘喜好思惟「十四難」的問題,他每天反覆思考著這些問題,卻無法找出答案,這令他寢食難安。有一天,比丘終於忍不住了,帶著自己的衣缽走到佛陀的住處,跟佛陀說:「佛陀,請為我解答十四難的問題,如果我明白了,就繼續留在僧團。如果您無法為我解答,我就要離開您,另尋名師了。」

十四難:

世界及我常?

世界及我無常?

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?

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?

世界及我有邊?無邊?亦有邊亦無邊?亦非有邊亦非無邊?

死後有神去後世?無神去後世?亦有神去亦無神去?

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?

是身是神?身異神異?


佛陀看著這位比丘,感慨地說:「你真愚癡啊!我一生說法度眾,幫助所有眾生解脫老病死的煩惱。此老病死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。至於你問的十四難,只是無意義的辯論而已,對於實際的解脫煩惱而言,一點幫助也沒有。如果解釋給你聽,既非真實道之理,對修行、解脫又有何助益。」

接著佛陀又舉了一個譬喻繼續說道:
「就好像有人被毒箭射中了,親人急著幫他找醫生取出毒箭治療,但是這個人卻說不行。

他要先知道醫生姓什麼?住那裏?父母是誰?今年幾歲?

還要問清楚身上的箭是出自那一座山?用什麼樹木造的?用什麼羽毛當箭翎?什麼人製作的?射箭的弓是什麼材質做的?箭上的毒藥出自何地?藥名是什麼?

……這位中箭受傷的人,非要等到問清全部的問題才肯接受治療。」

這時,佛陀停頓了一下,反問比丘:「這個人可不可以等到全部問題問完了,了解了,才拔箭上藥啊?」比丘不假思索地回答:「不可以。如果等到那個時候,早就毒發身亡,命喪黃泉了。」

聽到比丘的回答,佛陀慈悲地笑了笑繼續說:「你現在的處境就是如此。被邪見的毒箭射中了,不趕快求醫治病,非得要等到世間是常、無常、有邊、無邊等十四難問題解答了,才願意拔箭療傷。如果等到那個時候,早就喪失法身慧命,墮入三塗惡道的黑暗深淵了。」


比丘聽了佛陀的開示,心生慚愧。誠心領受佛陀的教導,晝夜依循佛法精進用功,最後證得阿羅漢果。

註釋:〔1〕十四項難題屬於形而上學的疑問:

1.世間常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有常的(能恆久存在)。

2.世間無常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無常的(不能恆久存在)。

3.世間亦常亦無常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有常的也是無常的。

4.世間非常非無常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既不是有常的也不是無常的。

5.世間有邊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有邊的(有終端,有限的)。

6.世間無邊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無邊的(沒有終端,無限的)。

7.世間亦有邊亦無邊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有邊的也是無邊的。

8.世間非有邊非無邊——有人說宇宙本身是有邊的也是無邊的。

9.如來死後有——有人說如來死後還有(保留了某種主體)。

10.如來死後無——有人說如來死後歸無。

11.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——有人說如來死後既是還有也是歸無。

12.如來死後亦非有亦非無——有人說如來死後既不是還有也不是歸無。

13.命身一——有人說命(生命的主體)就是身體。

14.命身異——有人說命不是身體。

有人問,如果佛真是無所不知者,那麼這十四類問題為什麼不予回答呢?其原因是:

(1)所問的問題本身不是事實所以不答,問題本身在常見和斷見中都不存在,因此不給予回答。例如有人問你從牛角那裡擠出來幾升牛奶?這是「非問」,不應回答。

(2)另外,佛家認為世界無窮如車輪,無始無終,都是處於因緣和合而成的過程中,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的「最初」。

(3)還有,如果回答了這類問題,會對人無益,甚至失墮到邪惡之中,所以不給予回答。

比如問題本身遮蓋或違背真如實相(真如佛性)之理,就像所渡之處有鯊魚、毒蛇一樣,不應該通過這樣的地方將人渡到對岸,應該首先在安隱無憂患的地方才表示可將人渡到對岸。

譬如月亮是否為古人或「外星人」製造的問題,本身與修行的根本——真如佛性之理無關,相反還可能使人在獵奇的過程中妨礙證悟真如佛性之理。

事實已經證明,有的人在對外星人等獵奇的過程中喪失了真正的自我,相信大腦之中的幻覺,從而導致了精神失常。這些都是應該吸取的教訓。所以,回答或講解這類障礙或違背真如佛性之理的問題,極易將眾生引入邪路。

(4)再有,如果有的事情非一般人所能理解、接受、清楚得了的,對這樣的問題不應回答。為什麼呢?因為講解了這樣的問題,徒勞無益或者適得其反。比如一個文盲問,請給我講一講高等數學好嗎?如果給講了,對對方是徒勞無益的。

又比如,有人問修行很好的人,請問您在禪定中都感受到了什麼?這是自證的內容,應不答。如果回答了,就像給盲人講解太陽的光芒一樣,對方難以理解,甚至認為在瞎說、欺騙自己。

(5)如果有人將無說成有,將有說成無,這不是「一切智人」。一切智人,有就說有,無就說無。佛有不說成無,無也不說成有,佛只是圍繞著真如實相(真如佛性)之理進行說明。

佛為什麼和「一切智人」的回答不一樣呢?

譬如太陽,無論高低、平地等一而照。佛也這樣,不將有說成無,無說成有,而是常說真如實相(真如佛性)之理的智慧之光同一照耀諸法。

如果有人問佛,十二因緣是佛做的嗎?佛會說不是佛,也不是其他人做的,而是生因緣老死乃至無明因緣諸行。

(6)另外對於回答就會有過錯的問題,不應回答。比如有人問,石女黃門(不能生育的人,女稱石女,男稱黃門)生的孩子長得高嗎?好看嗎?這樣的問題不應回答,只要你回答高低、美醜就是錯誤的,因為她(他)根本沒生育孩子。

(7)另外,問題本身是邪見,而佛所持的是真實正見,所以對問題置而不答。

(8)另外,不回答就是對問題的回答,由此而不回答。比如,有惡人問:聽說你很有修養,不和一般人見識,請說給我聽聽。如此不答即為答。



註釋:〔2〕《大智度論》中記載「十四難」為:

世界及我常?世界及我無常?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?

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?

世界及我有邊?無邊?亦有邊亦無邊?亦非有邊亦非無邊?

死後有神去後世?無神去後世?亦有神去亦無神去?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?

是身是神?身異神異?

對於此類問題,佛陀一概不答,原因為:
(一)此等皆為虛妄無實之事。
(二)諸法既非「有常」,亦非「斷滅」。
(三)此十四難乃鬥諍法、無益之戲論,對修行無有用處,故不答。

省思

我們就如同佛陀譬喻裏那位中箭的人,中了「邪見」之毒,隨時可能毒發身亡。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,反而執意等待;等到自己所想的、所等的順意了,才願意正視自己的毒傷,這將因此錯失治癒的良機,錯失修習佛法的因緣,一次又一次沉淪生死苦海,無法出離。

唯有正視我執、我見的毒傷,跟隨佛陀的教導,及時拔箭療傷,才能永脫生死大苦,時時安樂、自在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

願將本文的功德至心回向給法界所有眾生,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凈土。

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。

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。

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。


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5 09:55:46 | 顯示全部樓層
一般不徹底瞭解佛法的人,以為參禪能得開悟,便是大事已明,生死已了,從此可以成佛作祖,更無餘事;其實不然,因為禪宗開悟,乃是悟明理性,不是修證階位,未能稱為佛法究竟,所以懷讓禪師對六祖說:“修證即不無,染汙即不得。”

圓頓教中亦說“悟證與修證”,各有分齊階位,不能理事不分,混為一談;而禪宗開悟者,乃屬“悟證”階位,以未涉及修證故,不能稱為究竟果位,所以禪宗大徹大悟的人,還要從事事修,方有圓滿果覺之位可證。此事極關重要,不可不知,茲將各種關係分別說明於下:


甲,禪宗三關

此處所說三關,並非黃龍三關,亦非楞嚴三關,乃是近代宗門一般禪德所說之三關也。

三關之名稱,是第一曰本參,第二曰重關,第三曰牢關。

第一本參者,即是行人本來所參究之話頭……如參念佛是誰、參西來大意、參本來面目等,都名為之本參話頭。
如果依著本參話頭,參到疑團打破,識得念佛的是誰,參透了西來的大意,親見娘生的面孔,這便是透過禪宗第一關,又名之曰“破本參”。


第二重關者,即是破了本參以後,又是一重關也。
古人云:“莫謂無心便是道,無心猶隔一重關。”又般若禪師說:“更須打破諸祖重關……卻向水邊林下,保養聖胎。”便是說的功夫用到大開悟解,已能除去無始虛妄想心,但尚存有能所觀智境界,猶未忘情絕相,故云雖說無心,猶有重關,當要依著智照功夫,參究前進,方可打得破第二重關,又名之曰“破重關”。


第三牢關者,即是破了重關之後,功夫進到最難破除之末後牢關也,古人謂之“貼體汗衫,微細之垢”,又謂之“根本無明,頂墮細障”。
此關極難打破,必須擯除一切知見,使你沒有開口處,亦無舉念時,方與此關有相應處,如傑峰禪師云:“要明己躬大事,透脫生死牢關,先須截斷一切凡聖情見……”又空谷禪師功夫用到此處,亦說:“忽爾懸崖撒手,打個翻身,方見孤明歷歷,至此不可耽著,還有腦後一槌,極是難透。”


又古云:“立下頂天志,衝破末後關。”都是說的此關不易打破之意。
吾人若能在此命根處,拶斷生死結根,當下即是清淨法身、毗盧遮那的真體,亦即吾人於十方世界普現全身之時也。至此已是三關透徹之境,又名之曰“破牢關”。


三關之定義如此,而行人的悟處,則不盡同,有一悟而三關透者,有一悟而徹二關或一關者,更有一悟而猶未破本參者,此乃根據行人根機大小,及其功夫淺深而現差別者也。



乙,三關關係

前節所說三關,並非絕對有三個關口,關牢著使你不能通過之義,乃是因為行人功夫用到開悟時,所見境界有淺深不同的三個階段之謂也。

古人因鑒於此,遂把它立為三關,從此以後,禪宗對於開悟之事,便有了準則,善知識看你悟至何種程度,逐階印證,亦不至籠統顢頇,貽誤後學。

唯於開悟一事,也非絕對只有三個階段,更非悟一次,即到一個階段。

如高峰妙禪師一生用功,大悟十八次,小悟無其數,由此可見“開悟”二字,不是指的某一個絕對的固定階位。

曾有人言,破了本參的悟處,相等與《楞嚴》的“此根初解先得人空”之境;破了重關的悟處,相等與《楞嚴》的“空性圓明,成法解脫”之境;破了牢關的悟處,相等與《楞嚴》的“解脫法已,俱空不生”之境。

我對此說,雖未十分贊同,亦不完全反對,因教外別傳之法,雖不必與經教強同,如有相似之處,借舉作證,自無不可。所以古人亦說:“法華楞嚴,抱本參禪,金剛楞伽,均可作證。”

這裡再舉兩則公案,以作我對於此說之明證。


從前有僧問某禪師曰“如何是本參?”
禪師答曰:“天王殿(寺院第一重)。”


僧又曰:“如何是重關?”
答曰:“大雄殿(寺院第二重)。”


又曰:“如何是牢關?”
答曰:“方丈室(寺院第三重)。”


由此可知古人之答話,亦有階級,似如《楞嚴》三空相類,意即吾人如能透得三關,便是悟明三如來藏體(楞嚴三空理),而為登堂入室之人也。


又一僧問曰:“破了本參如何?”
答曰:“穿衣吃飯。”


又問:“破了重關如何?”
答曰:“吃飯穿衣。”


又問曰:“破了末後牢關又如何?”
答曰:“還是穿衣吃飯,吃飯穿衣。”


由此一段答話看來,又似乎沒有階位。

所以古人又說:“大道從來不屬言,擬談玄妙隔天淵;直須能所俱亡卻,始可饑餐困則眠。”總之此種境界,唯證相應,非言說分別之所能及。

古人也說:“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”只此一言,可以道破一般談玄說妙之剩語也。

丙,悟後起修

大凡談到真實悟處,必須大開圓解,透悟三關,打開自心寶藏,直趨覺源性海,親見本來法身,得成自性佛陀,所謂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者是。

從此可以與釋迦老子共口聊天;可以偕三世諸佛,把臂同行;森羅萬象,全機獨露,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,誠徹悟究竟之極致也。

但禪宗所說親見法身,乃是見的“素法身”。所說見性成佛,乃是成的“理性佛”。因此中悟處,但是悟理,未涉事修,並非從此無事,古人所謂:“大事已明,更喪考妣。”


又云:“不進門來猶自可,進得門來事更多。”


是必須乘悟起修,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,上求佛覺,下化有情,更要加功用行,廣修諸波羅蜜,永處塵勞,帶果而修眾因,


建水月之道場,作夢中之佛事,


有時示作模範,接引後學入道(如六祖等垂化德風);

有時遊戲神通,啟發來者信根(如諸尊宿顯示妙用);

集修萬善福慧,斷除無始無明,圓成無漏功德,莊嚴清淨法身,成就圓滿報果,復我舍那本真(即圓滿報身盧舍那佛),是為禪宗參禪、開悟、修行、證果之最後階段也。行人至此,大事已畢。

- - - 白聖大師  《佛學入門四書•學禪方便譚》




糟木匠 發表於 2017-10-7 06:42:35 | 顯示全部樓層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5 09:55 AM
一般不徹底瞭解佛法的人,以為參禪能得開悟,便是大事已明,生死已了,從此可以成佛作祖,更無餘事;其實不 ...

以前听人说过,学佛修佛的要点是要能入静。

不论眼前摆着多少烦人的事,相入静,很快就能静下来并且入定,这就是修佛学的基本功夫。

我在很多时候就不行,难以入静。
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7 10:56:20 | 顯示全部樓層

---   很多时候就不行,难以入静。  ---

大多時,俺連自己在胡思亂想都不知覺。連在打妄想都不知覺。

木匠老師能知道自己難以入靜,就很不錯了。

知道自己 在心不定,難入靜,在妄想。

已是在用   一能見的心,去觀察一所見的心。

再進一步觀察到,入靜,不入靜,不還是這心的覺受嗎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顯現是心空者亦是心    明達是心迷亂亦是心

生者是心滅者亦是心    願知一切增損皆由心


不為作意修觀所垢病    亦離世間散亂纏繞風

無整安適本體於自然    證得善巧護持修心義

------------

一切諸法為心所變現    心本無心心之體性空

空而無滅無所不顯現    顯善觀察於體得定見


從本未有自現迷為境    由無明故執自明為我

由二執故流轉於諸有    願斷無明迷亂之根源

------------

一切非有諸佛亦不見    一切非無輪涅眾根因

非違非順雙運中觀道    願證離邊心體之法性


即此云者誰亦難描畫    非此云者誰亦難遮除

此離意識法性之無為    願窮究竟正義得決定


---------

由不知此流轉輪迴海    若證此性離此無佛陀

一切是此非此皆無有    願證法性一切種要義

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入靜,不入靜


你的本覺心性是自然智。它是沒有能見和所見,

不管見與未見而尋覓那能見者,連求見者自己也找不到,

此時便是把邊見推到窮盡處,見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。

見和所見什麼也沒有,若不落于根本無有之斷空,

這當下的覺性明明了了,便是大圓滿見。

對此悟與不悟並無分別。

------------------

你的本覺心性平常一樣的通透赤裸,能修和所修並無分別。

不管你修與未修而尋覓那能修者,若是找不到那能修者,

這時便把觀修推到窮盡處,修之底蘊就到這樣的地步。

修和所修什麼也沒有,若不落於散亂昏沉和掉舉,

這當下無造作的覺性明明了了,便是無作平等三摩地。




入定不入定並無分別。      


--- 直觀這當下無造作的覺性 ,明明了了   。 入靜,不入靜  並無分別。---



-------------------



過去之跡不追,拋棄過去的觀念,

未來不迎,斷絕意識的關聯,

眼前念起不執不取,心如虛空。

即然無法可修,則什麼都不修,即然無可散亂,則堅持不散正念,

在此不修不散的狀況中只用赤裸觀照一切,

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,光明燦然。

當它生起時,則稱為菩提心(覺性),

因無所修則超越一切所知境,

因無所散它的本體澄澈光明,

現空是本自解脫,明空是為法身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以上  是小弟 聽聞    大手印   大圓滿     時 有的一些覺受。

文句自網上剪貼。



糟木匠 發表於 2017-10-8 06:46:53 | 顯示全部樓層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7 10:56 AM
---   很多时候就不行,难以入静。  ---

大多時,俺連自己在胡思亂想都不知覺。連在打妄想都不知覺。
[size=17.2217px]過去之跡不追,拋棄過去的觀念,
[size=17.2217px]未來不迎,斷絕意識的關聯,
[size=17.2217px]眼前念起不執不取,心如虛空。
[size=17.2217px]即然無法可修,則什麼都不修,即然無可散亂,則堅持不散正念,
[size=17.2217px]在此不修不散的狀況中只用赤裸觀照一切,
[size=17.2217px]你的覺性便本知本明,光明燦然。
嗯,说得明白。这么看来修行中的有意作为,容易跑偏,还不如不要。
梧葆 發表於 2017-10-8 09:54:14 | 顯示全部樓層

一同學寄來,要俺效法學習。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GZ6MoRKcgA

真是要得。


Bushakalaka !


Jams it in !


The Monster Jam !


Grabs the rebound !

--------------

--- 嗯,说得明白。这么看来修行中的有意作为,容易跑偏,还不如不要。 ---

喔! 是有所作為。有很多的法門、方法。臨濟宗、曹洞宗。 ---  很多的法門。

話頭禪,又稱看話禪,禪宗術語,以一種被稱為看話頭的方式來進行禪修。

這種禪修方式最早始於南宋大慧宗杲禪師,由公案禪發展而成,盛行於臨濟宗之中。

與曹洞宗的默照禪法並稱。


介紹  -  看念頭  。 曹洞宗的默照禪法。

先放鬆身心。

放鬆的看自己的心,知道自己的念頭。知道自己的心在想什麼。

不做作,不評價,不思善,不思惡 。 ---


觀察自己的念頭。    如實知自心。


心散漫時,知道自己在心散漫。打妄想時,知道自己在打妄想。

---  作夢時,知道自己在作夢。  (這是困難的。) ---  


慢慢的,會看到,認識到隱藏在自己內心的最深處,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。

唯有突破了所有的情緒,才能遇見他。清晰地見到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。

徹底的自我認知。而所有的情緒答案,也都在這裡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


不思善  不思惡  正與麼時   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。


一切善惡都莫思量,念起即覺,覺之即失,久久忘緣,自成一片。此坐禪之要術也。


四祖道信的〈入道安心要方便門〉:「任意縱橫,不作諸善,不作諸惡,行住坐臥,觸目遇緣,總是佛之妙用。」


五祖弘忍的〈修心要論〉有云:「夜坐禪時,或見一切善惡境界……但知攝心莫著。」


六祖惠能的《六祖壇經》的〈行由品〉中教授惠明上座的調心方法有云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」


〈坐禪品〉又云:「外於一切善惡境界,心念不起。」


〈機緣品〉有示內侍薛簡云:「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,自然得入清淨心體,湛然常寂,妙用恆沙。」


------------


君不見,絕學無為閒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

無明實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,

法身覺了無一物,本源自性天真佛,


頓覺了,如來禪,六度萬行體中圓,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。

無罪福,無損益,寂滅性中莫問覓,比來塵鏡未曾磨,今日分明須剖析。

誰無念?誰無生?若實無生無不生,喚取機關木人問,求佛施功早晚成。

放四大,莫把捉,寂滅性中隨飲啄,諸行無常一切空,即是如來大圓覺。

決定說,表真乘,有人不肯任情徵,直截根源佛所印,摘葉尋枝我不能。

摩尼珠,人不識,如來藏裡親收得,六般神用空不空,一顆圓光色非色。

  ---  永嘉玄覺禪師   ---


摩尼珠,我們真正的本來面目。
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論壇主頁|木匠藏書|楓葉特輯|攝影漫談|草木花卉|魚蟲鳥獸|靜物小品|燈光夜影|家有天才|蹉跎歲月|他鄉速寫|木匠鋪子|遊多倫多|故鄉中國|人物隨筆|小黑屋|

GMT-5, 2024-12-25 07:54 AM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