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梧葆 於 2017-3-21 04:33 AM 編輯
--- 一处一风俗。这风俗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的俗文化。 ---
台灣的這習俗是當年很多的漢人,從大陸來台逝世後,想骨骸回歸故土,因此撿骨後裝入骨罐中,以待日後運回故土。後人延習而不知其典故。
有些事以訛傳訛的,傳的亂了。
像中國近現代武術家 ,意拳(又稱大成拳)創始人 - 王薌齋 推崇的縱鶴拳。而縱鶴拳是完整傳入台灣。俺恰好四十年前就練過。而且縱鶴拳有名的林英明以前在俺家附近一公里內教過。縱鶴拳有名的林朝火住家三公里內附近。
像台地的太祖拳,應是宋太祖趙匡胤。
有人拜祖師寫趙國太祖。
有人拜祖師寫越國太祖。
有的年青人就說是很久前的祖先傳下的。
也有的老人這樣說:
太祖二字是日本人封的,因日本人將地方的武館集合起來比賽,贏的人可拿太祖旗,表示自己是武林第一。
達摩祖師寫成 - 達毛祖師。
還要說別人錯了,這樣好嗎?
台地的揲仔拳。揲的台語音是條。有稱金鷹拳。
傳授自拳母開始,這是基礎套路,包括一揲頭、一揲尾、二揲、二揲尾、三揲、三揲尾、四揲、四揲尾、五揲、五揲尾、六揲、六揲尾、七揲、七揲尾等十四套。然後再以此為基礎發展各式拳法。
振興社和勤習堂的揲仔拳。咱都學過幾套。當年學那步法時,老師傅說: 不能打開,走在田埂上和人交手,腳步打開,一掉到水田中就無還手之力。現在都是打開著練。怎樣練才對先不說了。
但說成是台地本土拳法和大陸無關就很難接受這說法。
---------------
19世紀末期,香港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支持九龍城居民發起的保存宋王臺運動,1898年8月15日在立法局提出動議,要求政府立法保存宋王臺古蹟。
何啟傳言是孫中山的啟蒙老師。
南宋末年,蒙古軍隊南侵,度宗一兒子益王昰被朝臣文天祥、陸秀夫、張世傑、陳宜中等人擁立為帝,是為端宗,其弟昺被封為衛王。蒙古大軍依舊窮追不捨,結果兩小末代皇兄弟被逼流亡。
在文天祥、陸秀夫、張世傑、陳宜中等人護送下,他們經過海路先後途經泉州、潮州、惠州、廣州等地,最終逃至九龍官富場(即今九龍城附近),在此建立行宮。
再與隨行官員經淺灣(即荃灣)、秀山等地再次逃亡。途中,遇上颶風,端宗沉溺得病,最終在碙州 (即今大嶼山梅窩地區) 駕崩。
衛王隨即繼位,是為帝昺,隨後轉至新會崖山。元兵追至,宋軍大敗,陸秀夫背負帝昺投海殉國,南宋亦正式宣告終結。
後來附近的民眾在東臨九龍灣的一塊可以容納50多人的巨岩上(相傳端宗常在岩下的洞內休息),刻上「宋王臺」三個漢字。
-------------
大明 寧靖王朱術桂 1617年 - 1683年
1683年(永曆37年)7月16日(農曆六月廿二日)施琅攻下澎湖之後,朱術桂決心殉國,召集妾侍說:「孤不德,顛沛海外,冀保餘年,以見先帝、先王於地下;今大事已去,孤死有日,汝輩幼艾,可自計也。」
隨侍在側的五妃(袁氏、王氏、秀姑、梅姐、荷姐)皆泣對曰:「王既能全節,妾等寧甘失身,王生俱生,王死俱死,請先賜尺帛,死隨王所。」而後相繼自縊於中堂。朱術桂親自殯殮後,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(當時屬於仁和里,今臺南市五妃廟址)。
朱術桂死前書於壁曰:
「自壬午流賊陷荊州,攜家南下。甲申避亂閩海,總為幾莖頭髮,苟全微軀,遠潛海外四十餘年,今六十有六矣。時逄大難,得全髮冠裳而死。不負高皇,不負父母,生事畢矣,無愧無怍。」
辭世詩為五言古體詩,「艱辛避海外,總為幾莖髮;於今事畢矣,祖宗應容納。」
說 香港和台灣 兩地和大陸無關。嗯!現在要說 中國。說 香港和台灣 兩地習俗和中國無關。
這說法俺是不接受的。這事要探祖歸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