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化字的来由,很多人都不知道。其实,简化字并不是中共弄得,而是一群学者,在大陆这边的民国时期就有了的一种文字梳理规划。老蒋统治大陆的30多年里,根本就顾不上这个。学者有关梳理文字的想法,一直得不到支持。老共成立政权后,这些事才得到了梳理。
大陆这边的文字改革中,对偏旁部首,对笔画繁多的字的简化,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,争议较大的,是那些古典文献中常常出现的“借字”“通用字”等。在现存的古文献中,借字的情形非常严重,那些比较流行的典籍,是经过了当代权威人士的校对,编纂,才出版的。
什么借字,通假,说白了,就是古人写的别字。古人不可能带着字典满街走,记不清楚的字,就随便写个字代替,久而久之,这些代字就越滚越多。我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。很多香港人台湾人,看大陆人把“麵條”写成“面条”就觉得大陆人没文化,其实,麺簡化成面是有原因的,我就读过好几本明清时代的唱本(一种民间流行的戏曲剧本),其中的麺,几乎都是写成面;後,几乎都是写成后的。。。等等等好多,不胜枚举。因此,那些文人在老共的授权之下,借文字改革的风,一锅端地就被民间流行中的白字,扶上了正位。
我对简化字中偏旁的简化和笔画过多字体的简化,是赞同的,我也不大喜欢那种吧古人常写成白字别字扶正的做法。但目前已经蔚然成风,大概是不可能回到原点的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