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呵呵 , 談起二二八啦 .
本來 , 像二二八或是統獨之類的大題目 , 俺不是不想談 . <BR>
而是說來話長 , 沒時間打那麼多字 , 又不想一點一點的零賣 , 一直在找個黃道吉日來長篇大論 . <BR>
不過現在既然談了個開頭 , 那俺也就盡量簡單的來說幾句 . <BR>
<BR>
首先 , 上面的那篇網上剪辑的史料 , 並未闡述出二二八真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 . <BR>
二二八事件也和美國日本以及中共 , 沒有直接的關係 , 二二八是一個台灣內部的事件 . <BR>
木匠兄對二二八的理解 , 俺大部分都同意 , 只有一點不同 . <BR>
那就是日本人並沒有不甘心被趕走 . <BR>
日本自從天皇宣佈投降後 , 整個國家就已經認敗啦 . <BR>
基於日本人對其天皇一貫效忠服從的心理 , 上頭說投降 , 下頭也都是心甘情願的投降的 . <BR>
因此 , 在中國大陸的受降和接收都可以說是滿順利的 (除了有些日本軍隊拒絕向共產黨投降之外) . <BR>
而且 , 這個投降的動作 , 日本人也確實本本分份的做到了 . <BR>
俺當兵的時候 , 還碰到過一些寧願病死也不肯吃日本藥的來台老兵 . <BR>
但他們說 , 日本投降後 , 一直到遣返的這一段期間 , 日本軍隊絕大多數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兵營裡 , 沒出來做亂 . <BR>
而且還本本份份的每天擦槍 , 保養裝備 , 準備交接給國軍 . <BR>
相較之下 , 蘇聯軍隊在東北 , 每到一地 , 臨走之前都要破壞殆盡 , 以免留下東西給別人 , 這是截然不同的心態也 . <BR>
木匠兄 , 你在大陸 , 有沒有聽過類似的事例 ? <BR>
<BR>
在中國內地 , 日軍本分的把武器交接給國軍 . <BR>
而在東北 , 六十萬關東軍 , 也本分的把武器交接給當時是同盟國的蘇聯 . 蘇聯轉交給林彪 . <BR>
因此 , 國共兩軍有一大部分是拿著日本人老老實實交出來的武器在對幹的 . <BR>
其實日本人大可以把那些武器拿來泡泡鹽水的也 . <BR>
<BR>
交接武器本本分份 , 在其他該交接的地方也都是老老實實的交接 . <BR>
所以交接台灣 , 也是本本分份的交接 , 產業 , 地籍 , 戶籍等等 , 都是清清楚楚的 , 以使後來的國民黨能夠順利的統治台灣 . <BR>
<BR>
所以說啦 , 日本人交出台灣 , 並沒有不甘心 . <BR>
即令要因為戰敗而不甘心 , 整個大東亞共榮圈佔來的大片土地也都沒啦 , 何必再為一個小小的台灣不甘心乎 ? <BR>
<BR>
<BR>
呼 , 前言說得太多啦 , 再從頭說起吧 . <BR>
話說日本戰敗投降之後 , 台灣人是歡欣鼓舞 , 心向祖國 , 渴望回到祖國懷抱的 , 那時候壓根兒沒有什麼獨立不獨立的想法 . <BR>
家家戶戶放著鞭炮 , 學生更是組起隊伍 , 拿著國旗 , 到碼頭 , 到車站 , 去迎接國軍 . <BR>
洞庭的老爸老媽 , 當年都是在這樣的歡迎行列裡 . <BR>
可是歡迎歡迎著 , 卻不大對勁了 , 天呀 , 這是什麼樣的國軍呀 ? <BR>
腳穿草鞋 , 身著短褲 , 衣衫襤褸 , 一身是髒 , 挑鍋挑碗挑灶 , 活像一群叫化子 . <BR>
下車下船之後也不整隊 , 三三兩兩自顧自的走著 . <BR>
而且 , 群眾對其歡呼 , 竟然不理不應不睬 , 又自顧自的走出車站 . <BR>
搞得群眾 面面相覷 , 最後垂頭喪氣而回 . <BR>
嗚呼 , 這就是祖國的軍隊乎 ? <BR>
剛來的軍隊在台灣 , 雖然不致像軍閥的軍隊那樣打家劫舍 . <BR>
但其軍紀敗壞 , 蠻橫霸道 , 比如說吃了早點不給錢 , 或是丟下一枚銀元就扛走人家半條豬之類的 . <BR>
和平常看貫的日本軍隊比起來 , 真是天差地遠 . <BR>
<BR>
如果僅只這樣 , 也就罷啦 . <BR>
後來 , 各階層的行政官僚紛紛到來 , 中國官場的腐敗現象又紛紛呈現出來 . <BR>
於是 , 台灣人開始對這個祖國大搖其頭 , 而祖國是誰 ? 就是這些大陸來的人 . <BR>
<BR>
台灣被日本統治了五十年 , 日本人那種實事求是 , 講求效率 , 整潔 , 守紀律的優點 , 已經融入台灣社會 , 成為日常生活習慣 . <BR>
然而看到睽違已久的祖國竟然是這個樣子 , 其失望與不滿當然可想而知 . <BR>
在由失望到不滿的階段中 , 台灣人和來台的大陸人固然有所衝突 . <BR>
二二八事變 , 就是這種失望和不滿的情緒下 , 衝突的總爆發 . <BR>
<BR>
從此 , 有些台灣人就先天的對大陸人 , 也就是所謂的外省人 , 產生反感 , 認為非我族類 . <BR>
這也就是所謂的 "省籍情結" , 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解開 . <BR>
<BR>
好啦 , 說得太多啦 . 先休息一下吧 .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