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皮寮位於艋舺,清末知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,曾來到剝皮寮短暫居住,在此撰寫了數十篇文章。
嘉慶四年(1799)稱為福皮藔,道光十八年(1838)至清末,此街則為福地藔街。日治時代稱為北皮藔街。
在民國四十二年蘇省行的〈艋舺街名考源〉中以「剝皮寮」稱之,爾後出版的《臺北市志》,以及《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》、《剝皮.變臉:剝皮寮古街再造計畫》等書,皆沿用「剝皮寮街」的稱呼,後經報紙、新聞的廣泛使用,「剝皮寮」一詞成為普遍的通稱。
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,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
剝皮寮位於清代艋舺東南角的邊緣位置,是艋舺通往古亭庄的要道。清代中期,剝皮寮街稱為福地藔街,而福地藔街尾 - 為清代艋舺的營盤所在,由於當時營盤在北臺灣的軍事地位極為重要,在時空背景上有其獨特性,福地藔街連結了營盤與艋舺市街的道路。
剝皮寮鄰近現今稱為康定路、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,因早期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「土炭市」,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,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,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台灣清治時期,自清朝至今,保有早期開發的都市空間特色。
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,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台灣民主國,發起台灣仕紳遊行的起點。 |